PASG技术原理

    PASG技术是源于传统的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三种工艺取长补短,综合应用,弥补了传统工艺的不足。 PASG技术已在第一代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在项目实践中的改造、提升,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已在四川、北京、贵州等全国十多个省市投资建设上百个项目。
      1、PASG技术原理—厌氧处理

       在厌氧池阶段采用了厌氧、生物膜和悬浮生长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可很好弥补单一厌氧、生物膜法或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不足之处。特殊高效菌种可使主要污染物CODcr在短时间内去除率达到60%-80%,大分子和难降解物质经水解酸化作用生低分子脂肪酸或者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可作为回流硝化液的反硝化碳源,此过程同时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果,也可使原水中的有机氮进行较为彻底的氨化,为后续的硝化和总氮的处理提供保证。内置填料的特殊布置使污水与填料充分接触,提高厌氧菌总量和厌氧接触效率。
      2、PASG技术原理—综合生化处理

       综合生化阶段填充颗粒状硬质催化填料,并接种优势菌种,在填料表面产生生物菌膜,对进入综合生化阶段的污染物进行深度降解。硬质催化填料中加入的特殊离子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对酶的催化功能起重要作用,使酶的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可使酶的活力提高并增加酶的稳定性,可控制优势菌群的生长方向,向有利除氮脱磷的方向偏离,向有利减缓生长繁殖的方向偏离,进而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量,使综合生化系统达到既能有效的除氮脱磷,又安全不会引发堵塞问题出现。
       综合生化阶段的填料层根据工艺要求分层分粒装填,运行过程中,对填料层机械通风,污水在穿过填料层时,与空气接触,达到溶氧的目的。填料和污水之间采用非淹没式接触,阻损失小,运行能耗小。通过控制通风量,造污水溶解氧梯度分布环境,实现污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进一步达到削减TN的目的。同时,滋生原生动物,污水中的部分磷被生物富集,最终排出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