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一场题为“深入研究乡村振兴路径、携手创新全新发展模式”座谈会在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号四川省绿色发展协会二楼会议室举行,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邀请了成都城投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兼城投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李炜、四川省云水清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何晓英董事长、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王光明和项目经理王维、四川智能农机创新中心主任廖功磊、四川泰禾万佳企业总经理覃峰等一行9人,围绕如何发挥各自资源、技术、实践优势,高质量、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这个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热烈交流。
会上,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首席代表陶宏志陶宏志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乡村振兴战略上制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具体地谋划了“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七条道路,都指向了中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前景,而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保证,只有振兴乡村的产业,才能增加乡村的血液,乡村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川省云水清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何晓英董事长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危及农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指导下,我们公司技术人员分别到了河南和西藏,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为指引,深入剖析农村在污水、垃圾处理及农村规划等方面的生态问题,并且配合当地政府有对性地提出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对策,以促进城乡良性协调发展以及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通过这些年的环境生态治理,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一致肯定,同时也希望绿促会能牵头和组织,到需要我们建设生态环境的地方再创佳绩。
四川泰禾万佳覃峰总经理发言,泰禾万佳企业在农村农业建设中配合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成为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优秀企业,并坚持突出智能化农业入手,在5万亩的良田管理中,利用科技监管的手段实现了无人值守技术,让农民在使用手机的时候也能兼顾好田地的管理,把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基地、种植、收储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同时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向“产业结构合理、生活文明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迈进,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四川智能农机创新中心廖功磊主任表示,依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部署,要加快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上的不断升级,因为这是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也非常的有利于扩大国内的市场。要紧紧的围绕住农村发展的需求,加快步伐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上的升级提高,发挥好农村产业所具有的优势,以最具特色的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近一些年来,在我国的现代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时代之下,中国的第一大产业便是农工业,因此它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而高度的关注,因此为了确保农民经济的快速提升,要加大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着不仅仅是现在这个阶段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也是很好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最为根本的前提。
成都城投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兼城投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李炜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乡村的振兴离不开现代科技在乡村的转化运用。然而,乡村普遍面临着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对新科技新技术接受理解能力较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推进。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成果,特别是农业科研、咨询机构应充分认识当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的科技应用短板,我们结合当地及自身实际为农民提供科学、可靠、丰富的农业科学信息及应用指导,为农业科技运用作出积极的贡献,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乡村振兴实施成本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无论是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产业结构的完善,都需要一定资金支撑。当前乡村建设投资成本控制不合理,导致投资成本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在乡村振兴方面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通过支持与补贴的形式来弥补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何合理规划政府补贴资金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投资估算分配和财务评价是传统工程咨询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实施建设前进行合理的工程咨询可以有效避免建设资金使用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工程咨询的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资金使用在“刀刃上”,如此可以有效的减少资金及资源的浪费,大大的节约乡村振兴的投资成本,而工程咨询能够借助专业知识及经验,结合乡村实际条件,为建设项目的开展进行科学严谨的规划,提供包括项目策划、工程技术、投资财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为建设项目提供科学指导意见。
首席代表陶宏志作了会议小结,他十分感谢大家应邀参加交流讨论,并就深度合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一是希望能与参会单位形成“乡村振兴联盟”,全面、深入、系统研究和构建乡村振兴新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从规划设计、政策研究、土壤修复、种植养殖、收运仓储、生态文化、减污降碳、模式机制全过程,为推进四川省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服务。二是创办年度“乡村振兴”品牌论坛,乡并配套村振兴成果博览会,反映乡村“五个振兴”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三是由四川省机械院设计院为主,聚焦德阳市“乡村振兴区域”,整合“联盟”在规划设计、政策争取、先进技术、文化建设、模式机制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探索创建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区,为加快全省乡村振兴提高先行先试的经验。